关于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式的安排,中俄已经达成一致,中方专机将直接飞往莫斯科。同时,特朗普选择了缺席,而普京则采取了独特的安排。这样的情况中,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呢?普京究竟做了怎样的特别安排呢?
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金砖国家外长会议上,王毅外长于4月28日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进行了会晤。根据两国的官方信息,普京已向中国领导人发出邀请,让其参加定于5月9日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。
拉夫罗夫对王毅表明,俄方正在积极筹备中国领导人的来访。同时,普京计划在9月3日到北京,参加中国举行的纪念日本战败和二战结束的活动。
你得知道,俄罗斯每年5月9日都有胜利日的阅兵,特别今年是第80周年,对他们来说可是个大日子。所以从这个角度看,这不仅是一场外交访问的安排,更是中俄之间互信关系升华的新阶段。
和中俄之间的默契相比,美俄的关系可真是紧张得很。之前有法国媒体说特朗普可能会参加莫斯科红场的阅兵,但他自己很快就否认了这事儿。俄罗斯总统的发言人佩斯科夫也明确表示,双方其实并没有对此达成任何协议。
有分析指出,特朗普拒绝这事儿并不是偶然的啦。自从他重新入驻白宫,几乎就一直在努力修复美俄关系,甚至提到过“联俄抗中”的想法。但是,俄罗斯方面对他的这一战略似乎没啥积极反应。普京反复强调中俄关系那可是“稳如磐石”,而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中国的打压,反而让中俄的关系更紧密了。
现在,特朗普是喊着要“快速结束战争”,还通过施压逼乌克兰妥协。不过,他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也是越来越不满,甚至扬言要对俄石油出口施加“二级制裁”。这种态度来回摆动,主要是因为他的战略目标不太清晰:一方面想从俄乌这个麻烦里抽身,腾出手来对付中国,另一方面又难以忍受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强势姿态。
普京在这方面则显得更加圆滑和务实。4月28日,克里姆林宫发布了通知,宣布为了纪念胜利日80周年,俄军将在5月8日零时到11日零时间,进行为期三天的全面停火。这项决定可算是一种特殊安排,目的在于向国际社会展示和平的姿态,同时也能帮助稳定国内的情绪,为庆祝活动营造一个合适的氛围。
当然,这一“短暂停火”并不代表俄方要准备持久停战。克宫也明确指出,如果乌克兰在停火期间搞什么挑衅,俄军会做出“适当而有效的回应”。换句话说,这停火只是俄方单方面的一个战术动作,背后其实还是蕴含着很强的政治暗示。
停火这招,对俄罗斯来说,有利于获取国际舆论的支持。胜利日可是俄罗斯民众凝聚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日子,这停火可以借这个机会向西方发出一些缓和的信号,搞不好还能在美欧之间制造些分歧。另外,这个停火也可能给他们在战场上调整的机会,最近俄军在乌东的推进挺慢的,短暂的喘口气有助于他们重新部署兵力。
乌克兰对此提议可不怎么买账,外长瑟比加直接表示,停火不该只是三天的事,而是要“持久全面”;泽连斯基更是一针见血地说,“没理由等到5月8日”,把俄罗斯指责为在“操纵世界”。美国的态度也是谨小慎微,白宫发言人强调特朗普期盼的是“永久停火”,可不是暂时的休战。看来,各方对俄罗斯的意图都充满了怀疑,俄乌谈判依旧是个死局。
如今,各方都在为局势忙活。报道说,在教宗方济各的葬礼上,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聊了15分钟。传闻称,特朗普已经放话乌克兰,要是继续固执己见,华盛顿可能会“撇手不管”了。
俄罗斯方面想借特朗普想达成协议的心态,争取在谈判中得到更多的主权承认,比如希望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五地的主权。不过,这个提议被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坚决拒绝,他们认为这可能给“用武力改变边界”树立个危险的榜样。
有些分析人士认为,虽然最近仍然有导弹袭击的发生,普京却选择安排短暂的停火,并表现出想要谈判的态度,这说明他也不想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。不过,莫斯科在和谈条件上的坚持,可能和特朗普团队希望“快速解决俄乌冲突”的想法有些差距。
中俄在现今形势下的互动,实际上是确保地区稳定的重要支柱。中国领导人按计划前往俄罗斯参加庆典,这不仅表明对俄罗斯外交工作的肯定,也传递出中俄合作中“支持和平”的信号。虽然美国在施压乌克兰做出妥协,但如果谈判进程无法顺利推进,或是俄罗斯对条件依然固执,特朗普也可能会再次采取强硬的立场。
如今局势还在不断变化,和平的机会慢慢出现。不过,结果怎样,还得看各方之后的举动。中国的角色会继续保持稳定和建设性的影响力,不参与冲突,也不会搞阵营对抗,这才是大国应有的责任。在这一点上,中俄首脑互访、特殊停火等等,都是在为和平留下发展的可能。关键是,其他大国愿不愿意摆脱对抗思维,真心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走一步。
